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不是一件標準化的產品,同樣的配置不一定適合所有的用戶,需要根據用戶的自身情況來設計和配置,對此,很多顧客了解得比較少。那么對于有意向購買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用戶來說,在購買之前應該先做哪幾點考慮呢?
居住地的客觀環境
通常,個人申請太陽能光伏發電站并網除了理清屋頂的使用權外,并不需要太多資質。但是除去政策規定,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站之前還需要考慮一些客觀因素。建議先考慮一下光伏組件的安裝位置和安裝面積,通常來說,南屋面或者東西朝向的屋面都比較適合安裝,另外有院子或者陽臺的家庭也可以考慮安裝陽光棚、車棚或者遮陽棚。
個人經濟因素
個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雖然投資較大,但它是一項長期且環保的投資。據測算,以河南省目前的日照情況為例,每1萬元的設備一年能發3500度電到4000度電,假設100%并入國家電網且全部補貼到位后,5到6年的時間可以收回成本。而光伏設備的壽命一般在25年左右,之后都是凈賺。
遮擋影響
從安全和穩定的角度出發,設計時需要考慮荷載、風荷載、雪荷載、溫度荷載對光伏方陣和建筑物的影響。保證光伏方陣能夠抵御當地極端氣候的侵害。分布式系統安裝之前,要對建筑物的荷載能力進行勘測、計算和校核,設計出合理的安裝方案。
并網模式的選擇
國家電網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采取鼓勵和合作的態度,允許光伏電站業主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者用電量全部上網的結算模式。兩種并網模式哪個收益更多?根據業內人士測算,如果用電量不太大,沒有超過一檔電價的話,以目前的收益來看,還是全額上網模式比較合適。如果在用電量特別大,達到三檔電價標準的情況下,建議使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模式更合適。從國家大的戰略層面來說,自然是鼓勵家庭用戶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這種模式,這也符合分布式的特點。
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問題,請與我們聯絡!